定量乙酰化蛋白质组学介绍:适用样本、流程与交付内容
蛋白质乙酰化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可逆翻译后修饰(PTM),在调控染色质结构、代谢通路、细胞周期以及信号转导等生物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。通过高分辨率质谱技术,系统性地鉴定和定量蛋白质乙酰化位点,为解析表观遗传机制和疾病发生机制提供了重要手段。本文将围绕定量乙酰化蛋白质组学适用样本类型、实验流程与
不同富集策略对乙酰化蛋白质检测结果的影响与对比
蛋白质乙酰化(Acetylation)作为真核生物中重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,广泛参与调控基因表达、代谢稳态、细胞周期等多种生物过程。近年来,随着质谱技术的不断进步,蛋白质乙酰化组学研究逐渐深入。但由于乙酰化修饰通常在低丰度水平发生,直接进行质谱检测常常面临信号被高丰度蛋白掩盖的难题。因此,选择合适的富
预测蛋白质乙酰化位点的最佳生信工具推荐
预测蛋白质乙酰化位点是理解翻译后修饰(PTMs)调控机制的关键步骤之一,尤其在表观遗传、肿瘤代谢、信号通路调控等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。由于实验验证乙酰化位点过程繁琐且耗时,研究者越来越依赖于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快速预测与筛选。然而,当前乙酰化预测工具众多,功能与适用场景各异,如何选择最适合自身研究需求的
如何在质谱分析前富集乙酰化肽段?
蛋白质乙酰化主要发生在赖氨酸残基(K)上,是一类重要的翻译后修饰。由于其修饰位点低丰度、信号弱且背景复杂,在进行LC-MS/MS质谱分析前,必须采用特异性富集策略以提取目标肽段,提高检测灵敏度。在质谱分析前对乙酰化肽段(acetylated peptides)富集,是研究蛋白乙酰化修饰(acetyl
乙酰化蛋白质组学研究入门指南(含样本制备与分析建议)
乙酰化作为蛋白质翻译后修饰(PTMs)中的一种重要类型,广泛参与细胞代谢、信号转导、基因表达调控等核心生命活动。尤其是在组蛋白调控、线粒体功能以及能量代谢重编程等研究中,蛋白乙酰化已成为探索疾病机制与筛选干预靶点的前沿方向。随着高分辨率质谱与高亲和富集抗体的发展,乙酰化蛋白质组学已成为研究细胞状态动
TMT标记在赖氨酸乙酰化定量中的优势与挑战
赖氨酸乙酰化(Lysine acetylation)是一种关键的翻译后修饰(PTM),广泛参与染色质重塑、代谢调节、信号传导等核心生命过程。尽管其生物学功能已被逐步揭示,但由于乙酰化修饰通常丰度低、动态性强,且与组织状态紧密相关,如何实现高灵敏、高通量且具有良好重现性的定量分析,仍是该领域亟待解决的